第(3/3)页 “……只为了保住某些人的个人财产?” “我可没这么说。”金圣基中将颇失望地摇着头说,许多平时道貌岸然、努力表示自己和过去的旧时代政治家有所区别的联邦政客在这空前的危机下纷纷暴露了本来面目,“嘴上说着要进入新时代,身体和头脑还是停在旧时代,到了要共患难的时候就很诚实地顺从了本性。不过,那位埃瑟林先生看上去倒一点都不像是为自己的财产而担忧的样子,听说他也是谈判代表团里从来不提自家受害情况的人之一。” 中央战区无权对欧洲战区的指挥工作指手画脚。7月中旬末,地球联邦欧洲战区将第24集团军、第56集团军、第73航空旅和A-LAWS第11军等部队分配至南欧军区,计划从伊比利亚半岛至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的漫长战线上发起反击。按照欧洲战区的部署,舒亨伯格特战大队需要将主攻方向转向维也纳,以配合南线战场的攻势。 麦克尼尔并不看好这个计划,他的想法是趁正面战场友军主力部队牵制敌军时袭击防御力量薄弱的脑量子波网络控制节点,而非在目标过于靠近前线、受敌军重兵把守时不自量力地强攻。但是,他无法改变欧洲战区高级将领们的想法,也无法长时间地和对方讨价还价,只得勉为其难地向欧洲战区的指挥官们保证自己会尽力而为。 7月22日,欧洲战区南欧军区的反击战正式开始,联邦军和A-LAWS仅在亚得里亚海一线就投入了超过1000架各类型号MS参战,凭借局部战场上的数量优势和MS性能优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战况抱乐观态度的欧洲战区高级将领们于是在25日向舒亨伯格特战大队下令进攻维也纳,并慷慨地调动了十余架GN-XIII支援麦克尼尔所部——但这些支援兵力与盘踞在维也纳的200多架GN粒子技术MS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维也纳战役从7月26日持续至7月28日,面对着强敌的麦克尼尔一连组织了十几次进攻、试图打破敌军MS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的封锁进而摧毁GN粒子城防设施,但皆因敌方兵力较为集中且不断得到北方敌军增援而失利。到28日夜间,损失了80多架MS和700余名官兵的麦克尼尔总算说服了与他一同前往维也纳参战的欧洲战区联邦军指挥官们向上级请求撤退。如果不是金圣基中将及时干预,或许欧洲战区的高级将领们会继续要求麦克尼尔所部持续进攻维也纳——幸好他们没有下达这一命令的机会。在撤退途中,掩护战友们撤离战场的黛芬妮·贝迪利亚又在混战中身受重伤,进一步给受到重挫的舒亨伯格特战大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麦克尼尔本人似乎丝毫不在意欧洲战区方面的不合理甚至是恶意决策造成的严重后果。8月1日,撤回伊比利亚半岛休整了一段时间的麦克尼尔再次集结部队,向疲惫不堪的战友们宣布,舒亨伯格特战大队将在得到人员和装备补给后立即重返前线、继续为友军主力部队牵制敌军。 “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心烦意乱的费因斯不明白麦克尼尔在想些什么。欧洲战区制定的战术几乎在把他们往火坑里推,但麦克尼尔好像一点都不在乎。“……我看他们只想我们全都战死在前线。” “他们或许真是这么想的,我有心理准备。”麦克尼尔没有刻意去区分自己和天人组织成员,联邦军和A-LAWS之中也不乏敌视他的官兵,“还是说回下一阶段的战事吧。我军正在分析各类载具残骸中的敌方战斗AI,预计很快就能为我军的相应装备普及。不能让敌人更早地意识到这一点,那样一来他们肯定会直接袭击研究中心——我们越是卖力进攻,敌人就越会误以为联邦除了依靠我们打破僵局之外没有其他的反制措施。” TB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