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皇上如果真的信任李靖,以李靖之能,一人即可灭了吐谷浑,为何还派出李道宗、李大亮和侯君集等人?说白了,制衡而已。” “这……” 李世民欲言又止。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他对待李靖和李勣,确实不如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那般信任。 郑文修沉声道:“如今朝局虽看着风平浪静,其实早已波涛汹涌。李靖此番攻打吐谷浑,必再立大功,随后便有功高震主之嫌。” “当今圣上虽然是难得的不玩兔死狗烹那一套的帝王,但鉴于李靖先前所为,如有佞臣说他谋反,皇上即使查明真相,也会给李靖一个台阶,让其远离战场。” 说到这,他长叹一声道:“虽然说大唐不缺能征善战的大将,但一代战神如果以这种方式落幕,未免黯淡了些,对大唐和皇上而言也是莫大的损失。” 李世民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连忙道:“所以你不惜让案子变得复杂些,就是想变相劝谏皇上,他该完全相信李靖?” 郑文修点头道:“皇上是明君,不会不明白敌国想害死的将军才是好将军!狄大人只需要将事情原委告诉皇上,我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身为帝王,他是也可以有亲近疏远之分,但若想成为千古帝王,他必须得站在于国于民最有利的角度考虑问题。” “古往今来,很多帝王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为什么帝王多猜疑?其实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郑文修的这番话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说得在理啊! 站在理性的角度考虑,他觉得李靖谋反的可能性极低。 在塞冲说出那番话时,他那么大反应,更多的还是源于他内心深处对李靖的某种不满,或者说猜忌。 这是个人情感和权欲在作祟。 若是为国为民计,这种非理性的情绪要不得。 而且只要稍微一琢磨便不难看出,真正跟吐蕃勾连的很有可能是高甑生、唐奉义等人。 他不能做让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 郑文修看着他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估计狄大人还在琢磨该怎么把这事告诉皇上呢,还得劳烦你帮我到狄府跑一趟,将那毒烟被我特意动了手脚的事告诉他。” “不出意外,他会原原本本地告诉皇上。当然,还请你转告狄大人,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请他千万不要在皇上面前提及我。” 李世民想笑却又忍住了。 作为亲历者,甚至两次帮你跑腿,朕还用别人告知这一切? 郑文修啊,郑文修。 你千算万算,唯独没有算到朕即是当今天子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