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郑文修谈论理学和心学开始,李承乾就一直处于既震惊无比,又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非常惭愧地发现他根本跟不上父皇和郑文修的节奏。 要命的是,哪怕他们俩解释了,他一时间也难以消化。 这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很显然! 回想先前他还对孔颖达各种不耐烦,他真有点后悔。 但凡他多学些,在刚才郑文修讲述新学说的时候,他能够像父皇那样引经据典佐证一下,那也必然会让父皇刮目相看啊! 另外,通过这件事,他还意识到自己在智谋和统御方面的严重不足。 郑文修虽然还没有进一步阐述什么叫“贿赂皇上”,但是他已经看出父皇似有所悟了。 这就是差距啊! 留意到李承乾有些沮丧,郑文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你想啊,皇上虽尊儒,或者干脆说自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尊儒,这让儒家和儒学独树一帜,独领风騒,成为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 “这说明儒家学说有能够服务他们统治的东西,推出新学说,能够强化这一点不说,而且还能分化儒家这股强大的势力。” “考虑到现在山东士族,也就是五大士族又都对儒学尊崇备至……” 听到这,李承乾恍然大悟,指着郑文修好一会儿都没有说出话来。 缓了又缓之后,他慌忙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五大士族很有可能会因为理学、心学而产生分歧,甚至内斗!” “聪明!” 郑文修狡黠一笑道:“儒家分成三派,士族势力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内耗。不出我所料的话,五大士族一直都是皇上的心头大患,但皇上也无计可施。” 李世民也彻底明白他的套路了:“你的意思是皇上还可以像以往一样尊儒,但利用这三派之说让儒家内部发生变化,不仅影响儒家,还影响士族大家,特别是山东士族,从而强化权柄,让他们全部为皇上所用?” 郑文修第三次向他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么个理。怎么样,我这‘以儒治儒,以儒制士’之策,算得上一个高招吧?” 何止算得上啊! 李世民都要再次惊为天人了! 这种方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两眼放光道:“皇上是聪明人,一定很快就能看出这一点。文修小友,你这贿赂得好啊!” 郑文修笑道:“其实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那些文人士子老是针对我,甚至连山东士族都出马了,我必须得反击啊!” “另外一方面,我这生意做得也越来越大,估计早被皇上给盯上了,若是不贿赂他一下,今后生意难做,我在京城估计也不好混。” 他又没有造反的想法。 也不想被人踩着。 顺势用这事纳个投名状,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做的。 “你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