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回忆录11-《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1/3)页
二十三、永熙盛世的暗潮与抉择
永熙九年,京城的秋意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御花园里的梧桐叶落了满地,金黄一片,踩上去沙沙作响。风染霜坐在廊下的软榻上,披着一件素色的锦缎披风,手里捧着一盏温热的银耳羹,看着不远处慕容宸和几位年轻大臣讨论政务,眼中满是欣慰。
秋枫站在一旁,为她添了些热水,轻声道:“娘娘,太子殿下如今处理政务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上次处理江南水患的事情,条理清晰,措施得当,百姓们都拍手称快呢。”
风染霜笑着点头:“宸儿这孩子,性子沉稳,又肯用心,确实是块治国的好材料。只是他太过仁厚,有时候难免会妇人之仁。”
“娘娘多虑了。”秋枫道,“太子殿下的仁厚,正是百姓之福。再说,有皇上和娘娘在一旁提点,他定会越来越成熟。”
正说着,内侍总管李德全匆匆走来,神色凝重地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在养心殿议事,让老奴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风染霜心中一动,放下银耳羹:“哦?何事如此紧急?”
“老奴不知,只听皇上说,是关于西域的事情,几位大臣意见不一,想请娘娘出面拿个主意。”李德全道。
风染霜点了点头:“走吧,去看看。”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在秋枫的搀扶下,缓缓向养心殿走去。沿途的宫娥太监纷纷躬身行礼,神色恭敬。如今的风染霜,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步步为营的皇后,她是南夏的太皇太后,是慕容瑾和慕容宸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在朝堂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走进养心殿,只见慕容瑾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下方站着几位大臣,神色各异。看到风染霜进来,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太皇太后娘娘!”
“免礼。”风染霜摆了摆手,走到慕容瑾身边的偏椅上坐下,“瑾儿,何事让你如此为难?”
慕容瑾叹了口气:“母后,是关于西域通商的事情。西域的楼兰国、龟兹国等几个国家,最近派来了使者,想要与我南夏通商,互通有无。儿臣觉得这是好事,既能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又能巩固西域的安定。但几位大臣却有不同意见。”
他指了指站在最前面的兵部尚书王大人:“王大人认为,西域路途遥远,局势复杂,贸然通商,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通商会导致边境防线松懈,容易让外敌有机可乘。”
王大人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臣以为,西域各国虽然表面上与我南夏交好,但背后却各怀鬼胎。楼兰国和龟兹国近年来势力逐渐壮大,一直想要扩张领土,若是与他们通商,他们定会趁机打探我南夏的虚实,为日后的入侵做准备。而且,西域路途艰险,物资运输成本高昂,通商之后,不仅无法为国家带来多少收益,反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风染霜看向另一边的户部尚书张大人:“张大人有何看法?”
张大人上前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臣与王大人的看法不同。臣认为,西域通商是利大于弊。西域盛产玉石、宝石、香料等特产,这些都是我南夏稀缺的物资,通商之后,我南夏可以用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换取西域的珍贵物资,这对我南夏的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繁荣大有裨益。而且,通商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边境冲突,实现互利共赢。至于王大人担心的外敌入侵问题,我们可以加强西域边境的防御,严格审查往来人员和货物,就能有效避免。”
“臣附议张大人的看法!”礼部尚书李大人也上前说道,“太皇太后娘娘,皇上,西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与西域通商,不仅能促进我南夏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还能让我南夏的影响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彰显我南夏的盛世气象。而且,与西域各国建立良好的通商关系,也能让他们成为我南夏的盟友,共同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的潜在威胁。”
几位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慕容瑾看着他们,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风染霜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你们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朕认为,西域通商,势在必行。”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首先,”风染霜道,“西域虽然路途遥远,但物产丰富,与西域通商,能够弥补我南夏的资源短板,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次,我南夏如今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根本不必担心西域各国的入侵。加强边境防御,严格审查往来人员和货物,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再者,与西域通商,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传播我南夏的文化和制度,让更多的国家认可我南夏的地位,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王大人担心的物资运输成本问题,朕认为,这可以通过改善交通来解决。我们可以拨款修建西域的驿道,加强物资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我们还可以与西域各国签订条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风染霜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心服口服。王大人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躬身道:“太皇太后娘娘英明,臣刚才考虑不周,恳请娘娘责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风染霜道,“王大人不必自责,你也是为了国家着想。以后议事,还需多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
“臣遵旨!”王大人躬身领命。
慕容瑾看着风染霜,眼中满是敬佩:“母后,儿臣明白了。儿臣这就下令,制定西域通商的详细方案,尽快推行。”
“好。”风染霜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给你了。记住,推行通商政策,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多倾听百姓的意见,及时调整政策,确保通商能够真正惠及百姓,造福国家。”
“儿臣定当铭记母后的教诲。”慕容瑾躬身说道。
议事结束后,大臣们纷纷退下。风染霜留在养心殿,与慕容瑾闲聊起来。
“瑾儿,最近朝堂上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风染霜问道。
慕容瑾叹了口气:“母后,其他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只是,儿臣觉得,最近朝中的一些宗室子弟,似乎有些不安分。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在京城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影响很不好。”
风染霜心中了然:“这些宗室子弟,大多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平日里养尊处优,无所事事,自然会生出一些事端。你也不必太过纵容他们,该管教的就要管教,该处罚的就要处罚,不能让他们坏了朝堂的风气,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于那些只是一时糊涂、并无恶意的宗室子弟,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改过自新。但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作恶多端的宗室子弟,不必客气,该罢黜的就罢黜,该降职的就降职,甚至可以流放边疆,以儆效尤。”
“儿臣明白。”慕容瑾道,“儿臣会注意的。只是,有些宗室子弟的长辈,在朝中拥有一定的势力,若是贸然处置,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这个朕知道。”风染霜道,“你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比如,将他们的亲信调离重要岗位,任命一些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或者,通过考核的方式,淘汰一些能力不足、品德败坏的宗室子弟。这样既能避免引起大的动荡,又能达到整顿宗室的目的。”
慕容瑾点了点头:“母后说得对,儿臣这就照办。”
就在这时,秋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皇上,太皇太后娘娘!不好了!江南传来消息,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百姓们死伤惨重!”
风染霜和慕容瑾心中一震,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什么?”风染霜猛地站起身,“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江南向来富庶,卫生条件也不错,怎么会突然爆发瘟疫?”
秋枫道:“娘娘,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只听江南的使者说,瘟疫是从苏州城开始爆发的,短短几天时间,就蔓延到了周边的几个州县。患者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率很高,百姓们都十分恐慌,纷纷逃离家园。”
慕容瑾眉头紧锁:“瘟疫蔓延如此之快,情况十分危急。若是不尽快采取措施,恐怕会波及更多的地方,甚至影响到京城的稳定。”
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在养心殿议事,商议应对江南瘟疫的事情。
“皇上,江南瘟,症,暴,发,当务之急是派太医前往江南,诊治患者,控制疫情的蔓延。”太医院院判躬身道,“同时,还要派人前往江南,安抚百姓的情绪,避免恐慌。”
“院判说得对。”慕容瑾道,“朕立刻下令,让太医院挑选一批医术高明的太医,前往江南诊治患者。另外,派户部拨款,为江南的百姓提供粮食和药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皇上,臣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风染霜开口道,“瘟疫的爆发,往往与环境和卫生有关。我们还要派人前往江南,清理街道,掩埋尸体,改善卫生条件,从根源上控制疫情的蔓延。同时,要加强对往来人员的管控,避免疫情扩散到其他地方。”
“母后说得对。”慕容瑾道,“儿臣这就下令,让禁军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江南,协助当地官员清理街道,掩埋尸体,加强管控。另外,传朕的旨意,让江南的官员务必坚守岗位,安抚百姓,不得擅自离岗,否则,严惩不贷!”
“皇上英明。”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
接下来的几天,慕容瑾按照风染霜的计策,派太医、禁军和官员前往江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疫情。太医们日夜不停地诊治患者,研制药物;禁军们清理街道,掩埋尸体,加强管控;官员们安抚百姓,发放粮食和药品。
在各方的努力下,江南的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患者的数量不再增加,死亡率也有所下降。百姓们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开始返回家园,重建家园。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疫情即将结束的时候,江南的使者再次传来消息,说瘟疫出现了变异,患者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死亡率也大幅提高,而且,疫情开始向北方蔓延,已经波及到了中原的几个州县。
慕容瑾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怒:“怎么会这样?太医们不是已经研制出药物了吗?怎么还会出现变异?”
太医院院判躬身道:“皇上,这种瘟疫十分罕见,变异速度很快,我们研制的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无法彻底治愈。而且,疫情蔓延的速度太快,我们的药物和人手都严重不足。”
几位大臣也纷纷面露难色,束手无策。
风染霜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她心中十分焦急,江南的瘟疫若是不能尽快控制住,不仅会导致大量的百姓死亡,还可能影响到南夏的稳定和发展。
她思考片刻,缓缓开口:“瑾儿,现在情况十分危急,我们不能再按部就班地采取措施了。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果断、更加有效的措施,才能控制住疫情。”
“母后,您有什么好办法?”慕容瑾焦急地问道。
“首先,”风染霜道,“我们要立刻封锁疫情蔓延的地区,禁止人员和物资的进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其次,我们要集中所有的太医和资源,全力研制治疗变异瘟疫的药物。同时,我们要向全国发布告示,招募民间的医术高明者,前往江南协助诊治患者。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京城和其他地区的卫生防护,清理街道,掩埋尸体,发放防疫药物,提高百姓的免疫力。”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我们要安抚好百姓的情绪,避免恐慌。可以通过张贴告示、派遣官员宣讲等方式,让百姓们了解疫情的情况和防疫的知识,让他们知道,朝廷正在全力控制疫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慕容瑾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母后说得对!我们就按照您的办法去做!”
他立刻下令,封锁疫情蔓延的地区,禁止人员和物资的进出;集中所有的太医和资源,全力研制治疗变异瘟疫的药物;向全国发布告示,招募民间的医术高明者;加强对京城和其他地区的卫生防护;安抚百姓的情绪。
在风染霜的指导下,慕容瑾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全国各地的民间医术高明者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前往江南协助诊治患者;太医们日夜不停地研制药物,终于在半个月后,研制出了治疗变异瘟疫的特效药;禁军们严格封锁疫情蔓延的地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官员们安抚百姓,发放防疫药物和粮食。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江南的疫情终于得到了彻底控制,变异瘟疫被成功治愈,疫情也没有再向其他地区蔓延。江南的百姓们纷纷感激朝廷的救助,对慕容瑾和风染霜充满了爱戴和敬仰。
疫情结束后,慕容瑾下令,对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太医、官员、禁军和民间医术高明者进行封赏。同时,他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卫生整治运动,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防止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
风染霜看着江南疫情得到控制,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次江南瘟疫的爆发,是对南夏的一次巨大考验,但南夏在她和慕容瑾的带领下,成功地战胜了这次考验,彰显了南夏的国力和凝聚力。
然而,风染霜心中也清楚,这次江南瘟疫的爆发,并非偶然。她怀疑,背后可能有其他势力的介入。江南是南夏的富庶之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爆发瘟疫,将会对南夏的经济和稳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能够从中获益的,只有南夏的敌人。
她立刻让秋枫,暗中调查江南瘟,症,暴,发的原因,看看是否有其他势力的介入。
秋枫领命后,立刻派人前往江南,暗中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秋枫终于传来了消息。
第(1/3)页